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与创新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一定的国际视野,掌握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、工艺设计、技术实践能力,能够从事科技成果、实验成果转化,能够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、提供中高端服务、解决较复杂问题、进行较复杂操作,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、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车间规划与产线设计、智能制造工艺设计与技术规范实施、智能制造产线集成与运行调试、网络协同制造、智能制造系统监控与诊断优化等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。
课程设置
专业基础课程:
机械制图、工程力学、机械制造基础、机械原理与设计、电工与电子技术、电气控制与 PLC、液压与气压传动、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等。
专业核心课程:
数控加工技术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技术、智能产线集成调试与运行、制造执行系统应用、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、智能制造精益管理、智能制造系统监控与诊断优化、智能产线数字化设计、智能制造车间工艺规划与仿真等。
专业拓展课程:
智能制造车间产线规划、计算机编程语言(Python)程序设计、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、工业互联网技术、人机交互技术、机器视觉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、数字双胞胎技术、制造系统的感知与决策、智慧工厂与虚拟制造等。
实践性教学环节:
(1)实训
在校内外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、智能产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、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、制造执行系统应用与实施、智能产线系统集成与联调、智能制造系统监控与诊断优化等实训,包括单项技能实训、综合能力实训、生产性实训等。
(2)实习
在通用设备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智能制造装备集成企业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企业、智能制造研究院(所)等单位进行智能制造车间规划与产线设计、智能制造工艺设计与技术规范实施、智能制造产线集成与运行调试、网络协同制造、智能制造系统监控与诊断优化等实习,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。
上一页:集成电路工程技术(本科)专业介绍 |
下一页:没有了 |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